服务热线:0631-5971313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动态

化妆品网络销售安全风险情况分析及防范对策

  • 作者:管理员
  • 文章来源:管理员
  • 点击次数:1527
  • 更新日期:2022-09-06

[摘要]

1


网络经营成化妆品销售重要渠道


近年来,我国化妆品网络销售市场规模稳步增长,网购成为消费者购买化妆品的重要方式。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达到4553亿元,2013—2021年化妆品零售总额年复合增长率达12%,增速在15个商品品类中位居前列。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2021年,我国化妆品网络销售市场规模突破2600亿元,预计2024年将达到3506.5亿元,占化妆品销售总额的79.8%(详见图)。


图片


2010年以来,受益于电商平台的崛起,我国化妆品行业网络销售渠道规模增速大幅领先,渗透率持续提升。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化妆品网络销售渠道销售额超过商超,成为第一大渠道;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消费者购买习惯进一步转变,化妆品网络销售渠道收入增长30%,而同期其他化妆品销售渠道收入为零增长或负增长,网络销售渗透率提升至38%。未来,随着我国网络销售环境发展成熟,网络销售渠道在化妆品销售中的地位将继续提升。


据艾媒咨询数据,以综合电商平台和化妆品电商等网络销售渠道为主要购买渠道的消费者占比,均超过线下专柜和商超等传统购买渠道。网购的便利性、产品种类的丰富性和价格优势成为消费者选择从线上购买化妆品的主要原因。同时,内容分享平台以及直播电商平台上的明星带货和网友推荐,也吸引了不少消费者,进一步提升了化妆品网络销售额。在网络销售渠道攻占市场的同时,传统线下渠道的产品真实性等优势仍为其保住了一部分市场份额,但份额将随着越来越多线上品牌旗舰店的出现而减少。


在网络销售渠道中,电商平台和视频平台是消费者获取化妆品信息的主要渠道。基于网络实时通信功能,电商平台、视频平台等网络销售渠道能够让消费者不受时空因素影响,随时随地获取最新化妆品资讯,在提升用户黏性方面与传统线下渠道相比更具优势。


2


网售化妆品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网络销售在方便消费者购买和促进化妆品销售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安全风险。


2021年,广州市美易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配套文件为依据,应用信息搜索技术、数据分析处理工具,定期及不定期监测了四家主流电商平台、平台内6404家次经营者及其经营的12万余件化妆品,共发现风险企业193家次、风险产品944件。总体监测数据显示,四家主流电商平台上化妆品注册/备案率为98.56%,企业合法率为96.99%,产品合格率为99.21%。


不难看出,2021年,我国网售化妆品安全风险治理成效显著,网售化妆品安全风险总体形势良好,但是在某些环节仍存在风险隐患,需要持续关注。


3


电商平台需加强入驻商家信息真实性审查


监测的四家电商平台均对入驻平台的化妆品经营者进行了实名登记,并承担对平台内化妆品经营者的管理责任,公示经营者违规行为及平台处理措施。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条例》对化妆品标签标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四家平台相继出台或调整了发布规则,对网售化妆品的标签展示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不过,电商平台虽然按要求登记了入驻平台的经营者姓名、地址、身份证明、联系方式等信息,但这些信息全部依靠经营者自行申报,平台大多只进行形式审查,而没有进行真实性审查,导致有些不具备法人主体资格的商家在平台销售化妆品。


4


经营者存在标签信息披露不足等问题


尽管电商平台按照《条例》及配套文件相关规定对化妆品标签信息展示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平台内部分经营者仍未在产品详情页展示备案编号等信息,存在信息披露不足、品牌侵权等问题。


监测的四家电商平台内化妆品经营者上传产品注册/备案编号率均超过40%,其中最高为72%,最低为45%。在上传化妆品标签方面,在监测的四家电商平台中,一家设置了产品标签展示页面,促使平台内经营者上传产品标签的比例达到79.3%;其他三家平台内化妆品经营者上传标签比例较低,为11.6%、12.3%和15.2%。


此外,电商平台内部分化妆品经营者还存在产品质量相关信息缺失、品牌侵权、缺失(冒用)批准文号等问题。


网络交易跨越空间界限,消费者在交易完成前无法接触到商品实物,完全依靠卖家描述了解产品信息。有些化妆品网络经营者只公布有利于促成交易的信息,而没有公布产品的生产厂家(名称、地址)、生产日期、生产批号等基本信息,导致消费者购买时无法查询产品是否为抽检不合格产品。消费者收到产品后,即使发现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也常因没有保留产品外包装等原因,导致产品基础信息缺失,难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有些化妆品网络经营者销售“山寨”产品,侵权问题屡禁不止。有些经营者所销售产品的品牌、商标与正品相比只有细微差别,消费者很难分辨。更有甚者,直接盗用具有较高市场知名度的品牌,不仅给正品品牌造成不良影响,也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缺失(冒用)批准文号也是化妆品网络销售存在的问题。在监测的四家电商平台内,有些经营者销售无注册/备案号的不合格化妆品,还有些经营者冒用其他化妆品注册/备案号,销售不合格产品。


上一篇: 聚焦两会 建议恢复大麻二酚CBD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下一篇: 23个“套代购”化妆品走私团伙被端!

服务宗旨:公开严谨务实创新
0.19986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