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631-5971313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动态

揭开植物化妆品的面纱

  • 作者:管理员
  • 文章来源:管理员
  • 点击次数:1062
  • 更新日期:2021-04-15

[摘要]

目前在化妆品领域,崇尚自然绿色、追求功效已成为一种趋势,消费者尤其对于功效性植物原料寄予很大期待,植物原料已然成为化妆品领域研究开发的热点。从已上市的化妆品全成分标识看,产品或多或少都添加了直接来源于植物的成分,且大多应用于护肤类、护发类、身体护理类产品。为迎合市场需求,有厂家借用植物成分的功能宣称作用温和,安全性高,以提高市场占有率。然而,“纯植物”的化妆品是否存在,植物成分真的可以做到安全、无刺激吗?“纯天然”的宣称是否规范?“零添加”的化妆品又是什么?


存在“纯植物”化妆品吗?



首先需要澄清一个概念,在法规层面,我国的化妆品只有特殊化妆品和普通化妆品,没有植物化妆品的概念。宣称所谓“植物化妆品”,大多是配方中添加了一些直接来源于植物的成分,包括植物提取物、植物液汁、植物油等,由于植物提取物等存在难以掩盖的颜色和气味,通常相对添加量很少,业内也称为概念性原料。


客观地讲,从已获准上市的化妆品配方组成来判断,纯植物化妆品是有的。所谓“纯植物”化妆品,是指配方所有成分都是由直接来源于植物的成分组成,如某植物油、某植物精油等。但是,此类产品少之又少,由于植物精油极易挥发,而植物脂肪油易被氧化变质,故其保存期相对很短。


在了解化妆品相关信息时,查看产品包装中的全成分标识是非常有必要的,若除了含有直接来源于植物的成分外,还含有其他成分,包括溶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等,严格讲不能称其为“纯植物”化妆品。


植物化妆品一定是安全、无刺激的吗?



当今世界化妆品的发展趋势是倡导绿色、环保和安全并追求功效,因此,以作用温和又具有一定功效的植物提取物类成分作为天然添加剂应用于化妆品中已成为新产品开发的热点。《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法规文件的出台,为植物类原料的创新应用提供了政策支持,在关注其功效性的同时,安全性也不能忽视。


《已使用化妆品原料名称目录》收载有2000余种直接来源于植物的成分,从严格意义上讲,大多数都没有进行过安全性、有效性及质量的评估,更没有深入了解这些植物所含的化学成分及其透皮吸收及与皮肤的作用机制,所谓的“天然”依然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禁用的植物组分有98种,如:半夏、细辛、白芷、补骨脂、千里光等;也有文献研究证明会引起接触性皮炎的植物有水仙、麝香、石竹、苍耳子等,引起日光性皮炎的植物有无花果、防风、小茴香、旱芹、芸香、毛茛、龙牙草等。当然,可能带来安全风险的这些植物与其所含化学成分及其用量有直接的关系,如何控制风险也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如美国CIR评估芦荟中“蒽醌成分”含量应小于50mg/Kg,欧盟SCCS评估茶树油中“甲基丁香酚”在驻留类产品中的含量不得超过2mg/Kg,在淋洗类产品中的含量不得超过10mg/Kg。最近,依据欧盟SCCS的评估结论“使用含有万寿菊花提取物及花油成分的化妆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欧盟委员会将万寿菊花提取物和万寿菊花花油在化妆品中禁用,并且添加到化妆品法规(EC)No1223/2009附录Ⅱ禁用物质清单中。


由此可见,天然并不等于安全,植物依然可能存在风险。由于人群的个体差异性,植物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可能对一部分人有过敏风险,因此,在产品的包装中可以看到有过敏原成分的标识,以警示消费者。


随着《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的实施以及对于化妆品功效、标签等相关配套管理法规的出台,植物原料的所谓概念性添加会逐步向体现其功能性转化,使植物原料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能够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是否存在“零添加”化妆品?



对于常见的化妆品“零添加”的宣称,仅仅只是宣传而已,其概念不清,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嫌疑。化妆品配方成分本身都是添加物,不添加任何物质也不可能形成产品。


目前,市场上所谓化妆品“零添加”的宣称,通常指化妆品中没有人为添加有可能对皮肤产生刺激性和对健康有潜在危害的添加剂。从宣称的成分看,大多指防腐剂、化学香精、人工色素、矿物油、表面活性剂等。实际上,若严格按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及其他相关法规限定条件使用这些化妆品中常见的成分,是不存在安全问题的。反之,“零添加”并不等于100%安全,“零添加”的化妆品也未必比其他化妆品更有效。


以防腐剂为例,由于化妆品中含有的油脂、胶质、多元醇、蛋白质以及水分为微生物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化妆品的生产、包装、使用过程中,甚至由于包装材料本身,化妆品都有可能受到微生物污染。因此,在化妆品中通常会添加一些防腐剂以保护产品,即使宣称不使用防腐剂的产品,也会添加一些具有防腐作用的其他成分用以保护产品,使之免受微生物污染,延长产品的货架寿命和使用寿命,确保产品的安全性,防止消费者因使用受微生物污染的产品而引起可能的感染。


此外,为了保证化妆品原料质量,生产商也经常会在原料中添加微量稳定剂、防腐剂、抗氧剂等成分,这些成分都会带入到化妆品成品中。可见,化妆品“零添加”的宣称,不仅误导公众,存在不正当竞争的嫌疑,也会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更不符合化妆品标签标识的有关规定。


消费者在选购时应该注意什么?



基于安全性的考量,消费者在选购添加了直接来源于植物成分的化妆品时,应当首先了解自己可能对哪些成分敏感,尤其是添加了植物精油的化妆品,在选购时注意关注全成分的标识,确定是否含有过敏原成分,对于可能存在的过敏原成分,购买前应进行过敏测试。


此外,消费者还应根据自己的皮肤状态,确定自身需求,选择相应功能宣称的化妆品。消费者应理性看待化妆品的功效,切忌对功效有急功近利的想法。不同植物成分有着不同的护肤、护发等功能,若对植物成分比较青睐,可以参考产品包装中的全成分标识,选择植物成分排序靠前的化妆品。




上一篇: 央视曝儿童化妆品多数无资质

下一篇: 哪些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需要指定境内责任人?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如何留样?

服务宗旨:公开严谨务实创新
0.21659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