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631-5971313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动态

去“药”禁令已过很久,“药妆”是否令行禁止?

  • 作者:管理员
  • 文章来源:管理员
  • 点击次数:1285
  • 更新日期:2019-05-02

[摘要]近年来,“药妆”在化妆护肤品市场非常流行。2019年1月10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化妆品监督管理常见问题解答,明确现行法规层面不存在“药妆品”概念,宣传“药妆”“医学护肤品”等“药妆品”概念均属违法行为。

目前,禁令发布一段时日,调查发现,知名“药妆”生产、销售品牌已纷纷去“药”,但仍有部分商家继续打着“药妆”旗号推销产品。


多地清查“药妆”,一些品牌纷纷去“药”

为进一步打击违法行为,国家药监局于1月31日又下发了《关于开展违法宣称的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清查工作的通知》,广东、江苏、山东、四川、宁夏等多地开展飞行检查、排查,清理违法宣称“药妆”的产品。仅广东省药监局就依法处理了162个违法宣称的化妆品。

  

在北京、成都多家大型商场超市、护肤品店、药店,记者发现,大部分化妆品的标识已看不到“药妆”字样。


仍有药店和微商顶风出售“药妆”,不能提供临床数据

在很多消费者概念里,“药妆”就是由医药专业人士研发,是“药品+化妆品”的产物,比普通化妆品安全且效果明显,因此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前瞻产业研究院曾发布数据,2017年中国“药妆”市场规模达到625亿元,年增速在20%左右。

  

“事实上,‘药妆’就是国内市场制造出来的词汇,很多消费者的概念也多是通过广告宣传获得的。”产品要么是药字号,要么是妆字号,我国法规上根本没有“药妆”概念,只有功效型化妆品或特殊用途化妆品。而且,包括美国在内等多数国家的化妆品监管部门和机构,都没有认可“药妆品”的法规地位。

近年来,化妆品企业攀“药”成风,一些小厂商打着“药妆”旗号跟风欺骗消费者,这在祛斑、祛痘、美白等宣称有特殊功效的化妆品中更是常见。

  

一些药房也跟风销售“药妆”。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不少药房出租柜台给此类化妆品经销商。

  

国家药监局的禁令,给“药妆”销售“贴了封条”。但仍有部分店内导购员仍声称药房卖的都是“药妆”,比普通化妆品效果好。


未来应提高功效型化妆品生产与宣传门槛

国家药监局的“药妆”禁令,进一步厘清了药品与化妆品的界限,保护消费者免受“三无”产品的伤害,且有利于推动行业重新洗牌,促进化妆、护肤品市场的净化与发展。

  

事实上,这并不是国家首次对“药妆”出台禁令。早在2010年,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就曾发布通知,把标识和宣称“药妆”“医学护肤品”等夸大宣传、使用医疗术语的违规行为作为日常监督检查的重点。2011年又再次指出,重点检查“是否存在小包装或者说明书上标识和宣称‘药妆’‘医学护肤品’等夸大宣传的违法违规行为”。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市场对于功效型化妆品还是有需求的,市面上也存在不少具备确切功效、高安全性的化妆品。”

  

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出台系列细化配套措施,提高企业生产此类产品的门槛,如果宣传具有特殊功效,必须进行临床试验,并出具相应数据。项蕾红还提出,在销售宣传时给予产品分级标识,等级越高代表安全性越高,让消费者选择化妆品时更有依据,钱花得更明白。

上一篇: 国家药监局对化妆品发出“线上净网线下清源”严打通知!

下一篇: 《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

服务宗旨:公开严谨务实创新
0.231854s